杨凌医院工作状态
聚焦杨凌区中项目建设发展模式创新 副院长戴一带队赴兖州区人民医院走访交流
当前我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为推动在杨凌争创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持续创新,更好契合杨凌当地实际情况,副院长戴一于7月7日带领相关职能部门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专程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走访交流。
戴一副院长一行在兖州区人民医院汪新民院长及相关院领导的陪同下,认真参观了兖州区人民医院内部布局及外部环境,亲自感受了兖州区人民医院“优质服务为先,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措施流程。在双方座谈会上,汪新民院长介绍了兖州区人民医院历史沿革、区域发展情况、运营管理模式等。戴一副院长介绍了交大二附院发展历程、当前现状以及在杨凌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关情况。
戴一副院长表示,这次到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也是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学习交流,收获巨大。尤其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交大二附院杨凌医院,至少提供了“三个借鉴”。一是借鉴以区域为基的理念。兖州是古九州之一,2013年撤销兖州市,设立济宁市兖州区。兖州人口54.1万,其与济宁市主城区的地理、人口关系,恰如杨凌之于西安。面对济宁市内大型三甲医院的虹吸辐射,兖州区人民医院立足县区本身,始终瞄准本区域人口特征、人群结构、病患需求,最大限度发掘本区域的就医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六大中心”,避免就医外转和病患流失,并不同程度辐射到周边县区患者。对交大二附院杨凌医院而言,要切实借鉴这种以区域为基的理念,针对杨凌地域人群结构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驻等特点,快速聚起在杨凌地域的“人气”,满足当地群众、高校师生、各类科技人才健康需求,形成新的“医疗高峰”。
二是借鉴以创新为主的模式。兖州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897年,前身为德国人在鲁西南设立安多医院。经历了不同阶段和规模的发展后,医院于2021年获评三级医院,成为县区内的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进行了山东省首批公立医院改革,在公立医院5个保持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强强联合”,将民营医院优势特质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这种创新的发展模式换来的成效非常显著,兖州区人民医院住院手术比,三四级手术比,平均住院日等均优于当地同类型医院。在杨凌建设国家区中项目本身就是创新,交大二附院杨凌医院要借鉴这种大胆创新、敢于创新的特质,尤其善于在机制体制和管理模式层面,既落实好国家要求,又把一切有利于医院发展作为“三个导向”,不断研讨、持续探索、革旧推新。
三是借鉴以服务留人的措施。相比济宁市内大型三甲医院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兖州区人民医院把贴心温心细心的医疗服务,以及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作为留住患者的关键一招,并成功实现门诊人次和出院人次稳步提升。对交大二附院杨凌医院来说,一定要把这些实实在在的招数学回去,用起来。推进“大门诊”建设,拓展一站式产科(母婴)、儿科门诊,建设星级优质护理病房,开展延伸护理服务、专科护理等。从一站式服务、患者优先停车、一次挂号管三天、诊间支付等改善医疗服务的细节入手,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