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第四批国家巡回医疗系列报道之六】巡回医疗大美新疆,病理诊断责任担当——我院第四批国家医疗队队员郭睿侧记

时间:2019-09-20   作者:病理科   责编:兰璐     来源:     阅读:

2019年早秋,高亚副院长带领我院第四批国家医疗队一行8人奔赴地处西北边陲重镇的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新疆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开展为期一月的巡回医疗活动。

医疗队常驻队员由来自我院耳鼻喉病院、影像、普外、泌尿、骨科、心血管病院及病理科的7名医生组成,一到驻地,队员们就在孙泓泓队长的带领下,迅速下到对口科室开展医疗帮扶活动。在这一个月的巡回医疗中,队员们不仅要在第九师医院承担日常医疗任务和帮扶活动,还要利用周末时间下团场开展巡回义诊为屯垦、戍边的九师一线将士和当地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享受“家门口看名专家”的福利。

QQ截图20190920113948_副本.png

来自病理科的郭睿主治医师是巡回医疗队7名常驻队员中最年轻的女性队员,是在子长县人民医院执行下乡任务时被征召入队,并在完成子长县人民医院下乡任务后马不停蹄奔赴新疆执行本次巡回医疗任务。

虽然,在出发之前,与九师医院病理科人员有了较为充分的沟通和了解,也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并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但是,到达科室,郭睿才认识到这次国家巡回医疗队与此前在省内下乡帮扶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疆建设兵团是我们国家屯垦戍边的重要力量,不仅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任务,更是保卫边疆安全、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强后盾,几代兵团人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九师医院驻地所在的额敏县距边境线仅百公里左右,下属团场均担负戍边重任,大家耳熟能详的“小白杨哨所”就是九师下属的边防哨所之一。直到现在,新疆建设兵团仍旧实行军事化管理,九师医院也不例外。也正因如此,连空气中都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卫国戍边的氛围,到处都能感受到一种“我爱我的祖国”的热烈情感。

近年来,在国家的持续帮扶下,来自全国其他省市和医学院校的多批次巡回医疗和医疗帮扶为九师医院的医疗技术改进不断引入了新的技术和理念,第九师医院的硬件条件也有所改善。但是,医疗技术力量仍较薄弱。就九师医院病理科来说,全科工作人员仅有四人,由于普遍缺乏系统的病理专业技能培训,虽然样本量不多,但组织切片的制片染色质量仍旧欠佳、宫颈涂片仍旧采用HE染色、缺少免疫组化等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因此,如何在已连续多年接受巡回医疗和医疗帮扶的九师医院做好这一轮的巡回医疗工作,成为年轻的郭睿医生面临的首要难题。

想着出征前医院领导的嘱托和到达九师医院后高亚副院长与医疗队孙泓泓队长的具体指示,郭睿心想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个月的巡回医疗时间,高质量完成此次巡回医疗任务。经过短暂的思索与深入的思考,回想起我院病理科近两年来坚持不懈的每周一次的科内业务学习、讲座及集体读片对年轻病理医生业务能力提升方面的巨大作用和自己的成长过程,郭睿决定结合九师医院病理科常见标本类型,利用样本量不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的特点,重新制定详细的病理技能培训计划,涵盖了从理论授课、实践操作、集体阅片、疑难讨论等环节。

在理论授课方面主讲宫颈细胞学诊断、常见乳腺病变的病理诊断、消化系统疾病及早癌诊断、淋巴结病变及淋巴瘤的病理诊断等方面内容。在不到一个月内的时间内,郭睿就完成了20余次科内讲座。通过系统的授课,不仅提升了九师医院病理科同行的理论水平,也展示了我院病理科近年来坚持科内业务学习对年轻医生能力提升的效果。而且还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许多疾病的典型病理图片资料和PPT等培训资料留给了九师医院的病理同行。

QQ截图20190920114008_副本.png

除系统性的理论授课之外,郭睿医生还从标本示教取材、集体阅片、疑难讨论、术中冰冻诊断等环境进行带教,起到了良好的医疗帮扶效果。而且,还积极分享给九师医院我院病理科在开展细胞DNA定量检测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推进医疗新技术在该院的顺利开展起到

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郭睿还积极收集新疆地区特有的寄生虫病例蜡块,为我们医院的规培带教积攒资料。

然而,9月3日上午,普外科预约的一例局部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样本却将郭睿医生一下子推到了风口浪尖。该例是一位中年男性患者,术前临床和影像检查均提示该患者的甲状腺病变属于良性病变,而且肉眼取材也无明确的恶性特征。九师医院病理科医生看过冰冻切片也考虑为“甲状腺良性结节,恶性证据不足,建议等石蜡”。但是,当郭睿医生看到冰冻切片时,却一下紧张了起来,怎么会是这个?难道是滤泡型乳头状癌?这样的病例即使在我们医院,肯定也会邀请多名上级医生一起阅片讨论、确认后方可给予明确诊断。可是,此时,远在数千里之外孤立无援的郭睿却陷入了焦虑。按说在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中,当多名病理医师诊断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签发“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请等石蜡”是最稳妥的一种方案,既保证了医疗安全,也符合医疗常规。但是,郭睿心想,如果没有国家巡回医疗队在此工作,报告这么发也就发了。可是,如果在国家巡回医疗队驻院期间还不能在术中明确诊断,或者发生漏诊,那无论无何是说不过去的,而且患者还可能会经受“二进宫”的二次手术,尤其是在颈部,二次手术会造成很大的周围器官神经损伤,怎么办?此时的郭睿手心已经有点出汗。

别急,别急!郭睿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想起自己这么多年在科内的培训和上级老师的带教,病理诊断重要的就是在显微镜下寻找可靠的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证据,郭睿便静下心来,在显微镜下又重新对冰冻切片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整体上,该例甲状腺病变缺乏典型的乳头状结构,呈滤泡性结构,部分细胞有明确的核内包涵体,部分细胞还有核沟,局部细胞核也有挤压。经过反复确认,郭睿认为,该例具有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的细胞学特征,可以明确诊断。

郭睿果断的给出了术中冰冻报告结果。而此时的手术室里,手术医生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病理结果,当他们听到该例是甲状腺癌时,显然出乎了他们的意料,手术医生又打电话和郭睿进行沟通,郭睿自信地予以确认。时间已到了下午4点,手术继续进行,切除了残余甲状腺,并进行了颈部淋巴结的清扫。

术后,手术医生与影像科医生又对该例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病例的临床和影像检查结果仍不具有恶性病变特征。而此时的郭睿虽然坚信自己的判断,但也难免有些紧张。

在忐忑不安中,终于在第三天等来了制备好的石蜡切片,当郭睿在石蜡切片中清晰地识别出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的所有特征,并在清扫的颈部淋巴结中发现(1/2)转移性甲状腺癌癌巢时,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由于在组织形态上缺乏乳头状结构和钙化,缺乏B超、CT、MR等影像检查可识别的特征,因此,在术前很难诊断,即使手术切除标本,肉眼观察有时也难于鉴别。因此,此类样本的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则具有一锤定音的作用。该例的正确诊断无疑也彰显了我院病理科人员高超的专业技能和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责任担当。想着依靠自己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担当,避免了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风险和可能的损伤,看着湛蓝的天空、低矮的白云,大美新疆,瓜果飘香,郭睿的心里暖洋洋的。

巡回医疗工作仍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郭睿仍在积极备课,想尽可能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将自己所学传授给九师的同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