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我自豪、我骄傲,我们的医护团队有温度、有真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最近有名为木之水的网友在朋友圈发了一篇来源于人民日报的文章:提及当下流水线般的医院,疲惫不堪的医生,医患沟通成为一种奢侈品,甚至某三甲医院主刀医生不认识患者。
看完我沉默了很久,想起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的:“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问为什么出发”,或许在某些医院会出现如上所述的个别医师,但是我相信仅为个例。因为工作十几年,我认识的、了解的、一起工作的同事、朋友大多都是热心、耐心,对患者态度极好的。所以我庆幸我们的团队是有温度的。我们从上大学第一刻起,老师就强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我们的医疗模式也早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换为“以患者为中心”。进入二院工作以来,就像我们的院训中写得:“仁心仁术、尚德尚医,求实奉献,开拓创新”,我们不但在医疗护理技术上开拓创新,不断追赶超越,对于患者我们也要不忘初心,给予人文关怀,心理支持,让患者早日康复,并做好延续服务。
就如同我们的团队—神经外科,虽然我们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居多,但从前几年开始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住院患者人数时常爆满,目前很多远处的患者因等不及预约的床位不得不另择途径。手术量也随之与日俱增,接连数月、数日高难度的手术,在屈主任、吕主任及各位教授带领的各个临床亚专业组:MVD、VNS、内镜、介入、脊柱、电生理等,经常经历手术时长超过十二小时的重大手术以及8-9台以上日手术量,术后因长时间戴无菌手套手上蜕皮,磨出水泡,甚至长期握着器械手指发麻......虽然疲惫,但无不堪,大家很快就又调整好状态,因为等待他们的病人还很多。
每天早上术前讨论、术后后顾,总结经验。早晚查房,询问患者。即使已经身为教授,遇到疑难问题也会手握科室的颅骨教具仔细研究半天,旁若无人。术前谈话、术后总结。在每天早上很早还未交班前总能看到主刀医生在患者术后第一天去询问患者:“你感觉咋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半夜病人偶尔出现突发状况医护人员会守在病人跟前直至平稳才去做接下来的工作。
治疗很重要,但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手术多了,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我们的护理工作也忙碌了起来,经常忘记下班时间,拖班也要干好自己的工作,解答每一位患者的问题。但是大家忙而不乱,保证患者的治疗和安全。
在徐护长带领下,我们的优护团队也在不断提高,每天医护全程诊疗模式:护士同医生一起查房,查看患者的情况;每天护理行政查房及择期的业务查房,每月不间断的护理查房、业务学习充电、总结。
重症监护室虽然没有陪人,大家除了监护重症患者的意识、生命特征等,娴熟熟练的操作及抢救技术,迅速冷静的应急反应及处理能力,还要耐心、细心的做好基础和生活护理,为病人翻身、拍背、吸痰,防止压疮、脱管等各种危险发生。经常会看到4、5个看似瘦弱的女生共同协作,手伸进病人身下、口中喊着“一、二”、合力把昏迷患者(不管胖瘦)抬起,为其改变合适的体位,所以工作中我们会被叫成“女汉子”,为了患者我们自愿成为女汉子。
除了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同时也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主管护士除了治疗护理工作,不停的巡视病房、查看工作有没有做到位,患者有何需求,经常也会看到我们有些特殊的小患者因父母不在身边要求护士阿姨抱一抱,所以小患者多了付妈妈、屈妈妈、韩妈妈......,我们也因此多了一些特别的孩子。为了这些孩子早日康复,妈妈们也有了很多奇思妙想,戴上防抓伤的手套,不厌其烦的为他们刮出苹果泥,给他们放好听的音乐......
我们的工作是很忙,但是忙而不乱,每个人各执其责,当然期间也有患者因故不理解,发生争吵,我们会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问题,患者也都能理解,大家一样的目的:患者早日康复。
我们传递的是医学的温度,体现的是医者的慈悲。不论医患,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让我们笑脸相迎,如同雾霾中的阳光,足以驱散患者心中的愁苦,让医患关系更加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