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12月5日,星期二,这一天是交大二院神经内科的脑血管介入手术日。如同今年的每个星期二,科室的晨交班都会提前至7点半开始,目的就是能够及早开始手术。今天的大交班事情比较多,除了半小时的医院例会精神传达,还有两个青年医师每人20分钟的专业讲座,2个术前讨论。接近9点钟,一阵手机铃响,电话那头说道:“张主任,患者及麻醉师已经到介入室了。”随着神经内科介入护士赵菊凤的催促电话,张桂莲主任带领展淑琴、张茹副主任等医生急促步入位于医院综合大楼负一层的介入手术室。他们迅速地穿上洗手衣及沉重的铅衣,带上铅围脖及铅眼镜,全副武装投入了紧张而忙碌的介入工作。在手术台前,他们一站就是一整个白天及大半个黑夜,接近21小时无法休息。
一例颅内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术、两例颅内动脉狭窄全麻下支架成形术、一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取栓术、一例发病3小时的急性脑梗死动静脉溶栓桥接术及六例脑血管造影术,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历经20.5个小时,手术一一成功完成。手术室的结果是圆满的,而回到病房的术后护理工作也是艰巨的。10床、20床、30床、观2床、加1床、抢1床等,一会这个患者穿刺点不适,一会那个患者要尿,一会这个患者血压高,你叫我呼,白班的医护、值夜班的医护,忙绿地穿梭在病房的走道。虽然忙碌,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
当所有的患者都安返病房后,已经到了凌晨5点,此时,手术室的每个人才意识到已经接近第二天黎明,才感觉到全身发软、足后跟疼痛。张桂莲主任更是没有丝毫力气再挪动脚步,躺在介入休息室的沙发上睡着了。当她被闹铃叫醒时,已是早晨7点。虽然仅仅睡了2小时,早晨八点钟不到,她又重整白衣回到科室,第一时间走进病房,去查看那些手术后的病人。她面带微笑,那般温和,可是双眼肿胀满含血丝。其他参加介入的医生护士,也同样整装上岗,重新开启新一天的工作。
写到这里,我再也抑制不住地哭了,我很心疼!因为作为当天值夜的护士,我最清楚他们的疲惫!最难忘记,凌晨5:31分,我们的医护人员从介入室回来时那一张张憔悴的面容。20.5个小时,她们弱小的身体是用着怎样的毅力和信念才能抗得住那身沉重的铅衣,护目镜压得鼻子和脸颊肯定很疼吧?他们有时间取下来揉一揉吗?那双退和脚这会儿估计都是肿胀的吧?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艰辛,神经内科患者和家属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太感动了”、“你们辛苦了”、“快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我这儿有一些牛奶和面包,快吃一些补充下”、“我能帮忙吗”……听到这些话,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温暖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30床那位52岁的阿姨,她言语不清、右上下肢力量差,两个月内,阿姨脑梗死复发两次,突然的发病及短期的复发,给尚还年轻的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寝食不安。1周前她住到我们科,脑血管造影发现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左脑大部分仅靠头皮软组织的血管通过纤细的眼动脉逆流供血,潜在随时有复发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但患者血管闭塞段长,进行手术的难度及风险较大。而目前的临床病情又不是很严重,所以患者及家属疾病恐惧而对手术顾虑又很大,很纠结,经过张桂莲主任对病情的细致分析、耐心地解答,充分肯定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并告知介入治疗的收益及风险,患者及家属经过反复考虑、咨询及权衡,在被一些医生告知不可能开通的前提下,依然决定把患者托付给交大二院神经内科,而这对于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这份信任的担子太沉重了。当手术顺利圆满结束、阿姨安全返回病房后,她感觉自己获得了重生,那种死而复生的冲击,让她激动地哭泣不止,泪流满面。
其实,超负荷工作已经是目前大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这样的工作状态屡见不鲜。当对医护的付出表示不理解时,请你试想一想,人命关天的时候医护人员是如何不顾一切的从死神手里抢时间?假如你是医生或护士,你是否能见死不救?获救患者及亲属一幅幅笑容的面孔,一句句“谢谢”“辛苦了”的话语,就是对医护最大的鼓励,就是医护加班加点、不辞辛苦的动力。在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内科,大家恪守着这么一句话:只要您满意,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做患者人生尊严、生命质量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