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规范治疗流程,精准打击肿瘤——肿瘤放疗科顺利完成首例CT引导联合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术

时间:2024-01-22   作者:放疗科   责编:张雷     来源:     阅读:

2024年1月16日,肿瘤放疗科顺利完成二附院首例CT引导联合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术,预示着肿瘤放疗科介入放射治疗室正式开启。

该患者为纤维肉瘤晚期,既往多程化疗且已经过外放疗,经外科评估无手术指征,经马红兵主任及王宝峰教授会诊后,为患者提出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该例粒子植入术由肿瘤放疗科马红兵主任全程指导及质控,许雅琼护士长精心筹备,潘继元技术员精准定位及制作体膜,郭昱言医师、赵茜茜医师、崔颖涛护师、李宾进修医师等肿瘤放疗科医师共同参与完成。患者手术全程无痛苦,术后各项指标无异常,术后第二天顺利出院。

WechatIMG524.jpg

肿瘤放疗科3D打印共面/非共面模板及导航系统的联合应用,结合术前、术中、术后TPS计划验证,将为我院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规范化开展、治疗精度和患者局控率的提高及该技术的推广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随着图像及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放射物理学和放射生物学的发展,肿瘤放射治疗学近20年来取得了巨大进展。外照射技术的不断革新极大的提高了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然而,外照射需要通过正常组织才能到达肿瘤,不可避免会带来正常组织损伤,由于正常组织剂量限制,肿瘤区域很难实现高剂量照射。近距离治疗弥补了外照射这一缺陷,I-125粒子属于近距离消融治疗范畴,放射性I-125粒子密封籽源释放γ射线,在组织中穿透距离短,具有局部剂量高和正常组织损伤小的优势。西方国家主要将其应用于前列腺癌治疗,具有微创、便捷、高效的特点。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俊杰教授为首的团队,在学习借鉴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疗原理的基础上,在国际上首先创造性的提出了放射性粒子立体定向消融治疗(RASBT)的新概念和新技术,逐步将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应用于头颈、胸部、腹部和盆腔复发、转移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很好的疗效,为大量患者带来获益。且其多项成果被NCCN指南和美国近距离治疗协会收录。

2017年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为规范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将其定为限制类医疗技术,并出台了相关规范、质控及专家共识,预示着我国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逐渐走向规范化。

图片1.png

肿瘤放疗科拥有放疗医师、物理师、技术员及护士团队,科室长期专职开展肿瘤放射治疗工作,在肿瘤放射治疗及近距离放疗方面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及丰富的临床诊疗工作经验,熟练掌握放疗定位、放疗计划制定及质控。本科室相关人员已于国家级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基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俊杰教授团队完成6个月系统培训,熟练掌握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及计划系统的应用。肿瘤放疗科该技术的开展将为我院肿瘤患者的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王俊杰,王若雨,柴树德等,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消融治疗学,2022.0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