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张桂莲主任及其团队,近日收到了上海寄来的两面锦旗和一段深情的感谢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背后的故事。
2月前的国庆长假期间,来自上海的朱先生夫妇在西安旅游时,经历了他们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他们在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途中,丈夫突然头晕,跌倒在地,立即被送去附近的医院,经过三天治疗,患者病情反倒突然加重,收缩压高达210 mmHg,并出现四肢麻木、言语不清,这让一直以来都自感非常健康的他们,心生害怕,不知所措!经朋友介绍,他们连夜转院到交大二院急诊科。我院神经内科张磊住院总医师当晚一接诊到该患者,通过简短问诊,立即开启本院“卒中绿色救治通道”快速评估病情。经初步检查,患者被诊断为左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导致的急性脑梗死,合并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线样狭窄,右椎纤细,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和2型糖尿病。
患者目前表现为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脑血管状况极差,随时有加重危及生命的风险。被紧急送入神内重症监护室时,已经发展到四肢瘫痪、无法站立。张磊住院总医师及值班医护紧急完善相关检查,予以强化药物治疗。两夫妻出院时告诉我们:“那晚被120送进你们医院,从你们的医生和护士医治救护开始,我们便感受到了你们确实如传说中的一样,专业有素!我们顿时看到了希望,害怕恐慌、忐忑的心才算落下了。”
外面的世界依然美丽精彩,而躺在医院里的朱先生却没有好转的迹象。在积极药物治疗下,病情仍然在不断加重,三线医生张桂莲教授指示:尽快行脑血管造影明确病情,必要时行脑血管介入治疗,家属当场同意并签字。这位妻子后来说:“我非常信任张桂莲主任及其医疗团队,当时签字时心里一点不慌,我就觉得一定一定能行!”主管医生瞿慧阳和责任护士严莎莎快速给患者完善了术前准备,张桂莲教授立马组织范清雨主治、高震主治和护士张倩等医护介入团队,对患者展开脑血管介入治疗。然而,患者的情况比预期的要更加严重,不但有多支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同时狭窄局部为溃疡斑,给手术又增加了风险。在简短的讨论之后,紧张而有序的手术开始了。手术在麻醉师李喆的协同下井然有序地进行,经过2个多小时的手术,成功完成了左侧椎动脉支架和左侧颈内动脉支架置入。当这位妻子得知手术成功时,她热泪盈眶,感激万分。术后患者被送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在杜贇主治、瞿惠阳医师和宋玉红主管护师等的精心医护下,进行后续的治疗。
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患者的四肢肌力并没有快速恢复,只能抬离床面。在普通病房恢复的那段时期,患者情绪焦躁,家属也忧心忡忡。以马晓灵护士长为首的护理团队经常到患者病床前,反复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安慰、鼓励患者。经过相关学科的共同努力,在入院第12天的早晨,患者可以扶床站立起来了!那一刻,在场所有的医护都欣喜万分,患者激动地哽咽了,她的妻子更是湿了眼眶。入院第15天,患者能够短距离独立行走,康复出院,带着口服药和出院指导回到了上海。
意想不到的是时隔两个月后,这对夫妻会向张桂莲主任及其团队寄来了锦旗和感谢信。两面锦旗上分别写着:“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伤,妙手回春”和“医者仁心,医德至上,治病救人,使命所在”,信中更是深切地写道:“回到上海后,我丈夫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非常感谢在西安期间能得到您和张磊、瞿慧阳、杜贇等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的及时救助,让他能转危为安。你们的救命之恩,我们铭记在心!”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医护人员的无尽感激与敬意。此外,家属还用心录制了一段病人走路的视频发送给了张桂莲教授。
这两面锦旗不仅是对张桂莲主任及其团队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我院相关医疗技术认可和赞扬。这封感谢信不仅表达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感激之情,更是对医患关系步入正轨的最好诠释。张桂莲主任说:“看到患者迈着几乎跟正常人一样的步伐走路时,我很欣慰,也倍受鼓舞!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我们一直在努力。”
正是有了这些医者的仁心和担当,才让无数生命在困境中重燃希望。西安交大二院神经内科全体员工,将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陕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和陕西省“破壁”行动“脑血管病一体化诊疗中心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内涵,积极改变以往的“患者跟着医生跑”的诊疗模式,争取早日实现“医生跟着患者跑”的卒中救治模式,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朋友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