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在庆祝我院成立86周年之际,学工部推出“医路追光,对话成长”师生圆桌沙龙系列活动。第三期师生沙龙于11月29日中午在党员之家举办,邀请了我院皮肤病与性病学科的耿松梅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同学们介绍了皮肤病与性病学科的学科历史与现状、学科特色、科研成就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宣讲,同时邀请了刘平副教授对教学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本次活动由吕晔老师主持开场,她为同学们介绍了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学科概况和本次主讲嘉宾耿松梅老师的基本情况,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了老师的到来。
耿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学科历史及现状,向大家展示了科室拥有的国家重点学培养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陕西省皮肤病性病诊治疾控中心、陕西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主委单位等15个发展平台,充分展示了学科实力、学科影响力。耿老师强调到“内涵是学科持久发展的动力”,“不可以将临床、科研、教学分离”。为了更好的丰富学科内涵,皮肤病院开创了多个医疗特色领域,包括:炎症性皮肤病、皮肤肿瘤、激光美容、罕见遗传病、疑难重症皮肤病等。耿老师用丰富的病例和图片帮助大家认识到皮肤病作为“身体疾病的一面镜子”,我们应该如何透过这面镜子发现疾病的治疗方法与疾病本质。
刘平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选择皮肤科就读、工作的经历,和在这个过程中对国内外发展情况的见解,告诉同学们要对疾病有自己的了解与认识,认真的钻研,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并用邓云山老教授对待麻风病病人的事迹告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对患者做好人文关怀,更好的与患者建立信任。
通过两位老师系统全面的讲解,同学们对皮肤病与性病学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想法,开阔了个人发展的思路与方向。最后,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两位老师展开讨论,陈同学问到“关于AI技术未来在皮肤科的应用”,耿老师回答到,AI与学科的结合可以很好的打破医疗发展不平衡这一屏障,有效的减轻基层误诊率,更好的开创会诊新思路,并为同学们留下了开放性问题: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力?针对“基因测序和干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该如何交融”这个问题,耿老师用皮肤与免疫学的联合发展帮助同学们认识学科是如何更好的交融,互相促进与发展。
最后,耿松梅教授对意向参与到皮肤科教研室的同学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参会学生用热烈的掌声向老师们表达了感谢,本次座谈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