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西北感染肝病学术会议暨西安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换届会议成功举办

时间:2025-01-20   作者:李亚萍   责编:屈姝利     来源:     阅读:

2025年1月18日由西安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办、我院感染科承办的西北感染肝病学术会议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聚焦学科前沿,助力临床创新”为主题,汇聚了来自西北地区及全国的200多位权威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学术前沿和实践热点。会议内容涵盖慢性肝病及终末期肝病、临床研究与医工交叉、肝肿瘤诊疗以及疑难病例分享四大板块,议题设置精准务实,内容精彩纷呈,展现了肝病与感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诊疗进展,为区域学术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8044737e2e011e560408213ae6650ca.jpg

开幕式:薪火相传,共启肝病学会新征程

西安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换届会议开启大会的帷幕,会议由西安市卫健委学会服务中心彭慧副主任主持。我院感染科贾晓黎副主任当选新一届主任委员。西安市卫健委学会服务中心郝剑主任、我院刘明副院长为大会致辞,高度肯定了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科在上届主委党双锁主任的带领下为西北地区肝病与感染临床与学术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寄语学会工作继续秉持党双锁教授的学术精神与学会建设成果。党双锁教授在开幕式中被聘为名誉主委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回顾了学会过去的辉煌历程,并对未来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新一届委员会在年轻力量的注入下,焕发更多学术活力,为学科发展开辟新路径。新一届主委贾晓黎教授在讲话中表示,新一届委员会将立足西安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既有成果,传承卓越、开拓创新,聚焦感染性肝病的多学科深度协作,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的双向赋能,为推动学科发展与技术创新提供坚实支撑,学会将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加速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持续提升感染性疾病与肝病领域的诊治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不断扩大学术影响力,助力学科迈向更高峰。


慢性肝病与终末期肝病专题聚焦临床前沿,破解诊疗难题

大会专题——“慢性肝病及终末期肝病”紧扣临床核心问题,汇聚多位权威专家围绕乙肝治愈、终末期肝病的治疗进展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党双锁教授以“从乙肝脱帽到长安工程”为主题,全面展示了乙肝临床治愈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团队在攻克乙肝领域中的卓越贡献,为实现乙肝治愈提供了更明确的路径。何英利教授以“皮疹表现”为切入点,剖析症候群诊断的临床策略和关键环节,为解决疑难复杂感染肝病的诊断提供了新视角。贾晓黎教授则针对终末期肝病,深入讲解了人工肝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重点讲授了感染科在人工肝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感染科团队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与技术创新,人工肝技术已在快速清除毒素、改善内环境稳定性以及延缓肝衰竭进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终末期肝病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且高效的治疗选择。叶苗青教授以“肝病常用中成药解析”为主题,详细讲解了中成药在肝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王伟教授则围绕“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诊治”,从病因分析到诊疗策略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刘小乖教授以“形形色色的肝功能异常”为题,从多维角度剖析了儿童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和诊治特点,展现了儿童肝病领域的最新进展。本专题的内容不仅直击临床痛点,更为慢性肝病及终末期肝病的精准诊疗与创新探索注入了新动力,展示了感染科在慢性肝病领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领先的技术优势。

临床研究及医工交叉专题融汇创新力量,点燃学科新引擎

随着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的持续深入,医工结合为肝病诊疗研究注入了强劲动力。本次大会的重要板块——“临床研究及医工交叉专题”成为亮点频现的交流平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吕明教授从单臂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出发,剖析了优化研究方案的实践经验,为临床研究的规范化和科学性提供了全新视角。柏桦教授则带来了线粒体荧光检测技术在肝损伤调控中的前沿应用,展现了技术创新与基础研究的深度融合,为肝病研究的转化与突破提供了新路径。王岗教授以“从几个常见抗生素看临床研究课题”为题,深入剖析了万古霉素等常用抗生素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方向,启发了与会者如何从常见药物出发挖掘具有创新性和临床意义的研究课题,并强调通过开展临床研究获得高质量证据的重要性。曲凯教授的“肿瘤出芽”新特征研究,更是将肝硬化背景下肝癌诊治的临床现象与前沿研究紧密衔接,为肿瘤术后系统治疗提供创新性方向。本专题以跨学科交流为纽带,推动了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的深度结合,助力学科发展迈向新高峰。

肝肿瘤专题创新与规范并重

大会的肝肿瘤专题板块涵盖了从影像诊断到介入治疗及综合管理的多维度内容,为与会者全面展示了肝癌诊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实践经验。张月浪教授围绕影像学检查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深度解析了现代影像技术在早期诊断与分期中的重要作用。王文俊博士则聚焦TACE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核心作用,深入剖析了肝癌多学科治疗策略,并结合临床案例分享了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昝瑛教授以肝癌系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管理为切入点,针对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常见副作用提出了精准化管理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指导。专家们从理论到实践的精彩分享,为肝癌诊疗领域注入了新理念、新技术,进一步推动了创新与规范并重的诊疗格局。

疑难病例专题临床实践中的思维碰撞

疑难病例专题环节以临床实践为基石,通过真实病例的深入剖析,展现了复杂疾病诊疗中的科学思维与临床决策。多位专家带来了极具挑战性的临床病例,为与会者带来强烈的启发。李孝锋教授分享了布洛芬引发的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诊断历程,从药物过敏的临床表现到关键诊断线索的抽丝剥茧,生动展示了感染科医生在面对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敏锐洞察力与扎实功底。景富春教授以“看似寻常却崎崛”的病例为主题,聚焦肝损伤合并多系统受累中隐藏的线索,多维度剖析全面揭示病情。刘小静教授的“背后的真相”则全面剖析了“不明原因腹水”诊断过程中可能被忽略的细节,展示了多学科协作的诊疗优势和分子免疫诊断的深度融合。王媛医生通过“不明原因的发热肝损”病例,结合详细的病史与检查结果,提醒临床医生关注微小线索的重要性,并深入挖掘病因,为疑难病例诊疗提供了全新视角点评专家围绕每个病例,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剖析诊断逻辑,分享宝贵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思考框架与创新思路。本专题不仅是思维的碰撞,更是智慧的融合,为疑难病症诊疗的实践探索注入了活力。

传承与创新并举,打造学术新高地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作为协办单位,充分展示了其在感染性肝病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学术引领地位。无论是在开幕式上的肝病学学会的传承,还是在多个专题的精彩分享中,感染科团队都以扎实的学术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推动区域感染性肝病诊疗的规范化、精准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次会议中,感染科不仅系统总结了乙肝临床治愈、人工肝治疗、肝癌微创治疗诊治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还以真实病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策略。这些成果展示了感染科团队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中的协同创新能力,凸显了其在多学科交叉和成果转化中的核心优势。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既是感染肝病学术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也将以全新的视角和持续的创新探索,致力于从理论到实践的多维突破,为感染性疾病与肝病领域的持续进步贡献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