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脊柱与骨肿瘤病区邀请王昌河教授莅临进行2025国基金项目指导

时间:2025-02-18   作者:曹凯   责编:赵文颉     来源:     阅读:

2025年2月12日下午,我院脊柱与骨肿瘤病区荣幸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昌河教授来科室面对面学术交流。王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前瞻性视角将“Sexually dimorphic dopaminergic circuits determine sex preference”项目科研进展和研究过程中的科研思维相结合,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学术大餐和思想盛宴,为脊柱与骨肿瘤病区2025年度科研氛围的推进及深入思考每一个临床细节问题的科研思维模式开启了新篇章。王昌河教授深入剖析了基础研究与临床需求的双向促进,充分阐述了“基础支撑临床,临床反哺基础”的闭环创新模式。

1.jpg

在互动环节中,王教授与我科中青年医师及硕博生就“如何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国科金写作技巧”展开热烈讨论。他提出三点建议:

1.拓宽视野:关注交叉学科动态,如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的结合(如脑机接口技术);2.技术深耕:掌握前沿实验手段(如空间站微重力实验的跨领域应用思路);3.临床导向:从真实病例中提炼科学问题,通过动物模型与分子机制研究实现转化突破。

2.jpg

演讲结束后,王昌河教授牺牲了元宵佳节的团聚时光,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基金评审经验,为我科中青年医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材料提供了系统性指导。他通过逐字逐句的文本精修、一对一的课题设计论证,以及针对性的研究方法优化,帮助申报者精准把握"科学问题属性"的凝练要义。尤其在创新性突破点的可视化呈现、技术路线的逻辑闭环构建以及前期研究基础的亮点挖掘等方面,王教授结合自身主持多项重点项目的实战经验,提出了十余项关键性修改建议。经其指导修改的5份标书均实现了质量跃升。这种"传帮带"式的学术传承不仅提升了青年科研人员的标书撰写能力,更通过案例解析培养了批判性科研思维,为科室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创新动能。

3.jpg

本次活动为我科脊髓损伤基础研究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王教授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与我院在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搭建“临床-基础-工程”三位一体的研究平台。我科王栋主任总结称,感谢王昌河教授的辛勤付出与无私的奉献,此次交流不仅开阔了脊柱与骨肿瘤病区团队的学术视野,也点对点帮助了病区2025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脊柱与骨肿瘤病区将持续推进医工融合与创新科研平台,携手王教授这样的顶尖学者共绘学科发展的新蓝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