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节约用血 加速康复——骨病创伤科技术革新提升患者福祉

时间:2025-02-19   作者:刘若西   责编:赵文颉     来源:     阅读:

近日,我院骨病创伤科(骨科三病区),通过持续改进手术技术、优化围术期管理及推广快速康复理念,其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关节置换手术已实现“零输血”常态化。当前血源紧张,骨科作为以往“用血大户”,这一突破不仅大幅降低患者手术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更标志着骨病创伤科手术向精准化、微创化迈出重要一步。

我国临床用血需求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但献血量增速仅维持在3%-5%。资料显示:以关节置换术为例,单台手术平均需输注红细胞2-4单位,对于复杂骨盆骨折等手术,用血量甚至高达10单位以上。而输血也会增加手术风险并影响预后。研究表明,异体输血使术后感染率增加2-3倍,特别是肝炎、HIV等经血传播疾病风险。研究表明,每减少1单位红细胞输注,术后肺炎发生率可降低18%。此外,过量输血引发的免疫抑制、微循环障碍等并发症,显著延长患者住院周期。对比数据显示,严格实施血液保护策略的骨科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平均提前2.3天。因此,骨科手术节约用血非常必要。

骨病创伤科为解决手术血液管理难题,进行了微创与精准止血双管齐下的技术创新。在骨病创伤科张纯主任、王伟卓副主任的带领下,科室聚焦“减少创伤、控制出血”两大核心目标,全面升级手术技术。第一是进行微创技术普及:椎间孔镜、关节镜等微创术式覆盖90%以上腰椎间盘手术及关节置换病例微创化,切口缩小,严控围手术期出血量。第二是应用精准止血技术:引入超声骨刀、射频止血设备及术中实时凝血功能监测系统,结合“解剖层间精细化操作”理念,有效避免传统手术中的大面积渗血。

在围术期管理上,从“一刀切”到个性化血液保护:为最大限度减少异体输血风险,骨病创伤科建立了一套贯穿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流程闭环式血液管理方案。术前:通过贫血筛查、铁剂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将患者血红蛋白优化至理想水平。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控制性降压及低温麻醉,进一步节约用血。术后:结合抗纤溶药物与早期康复锻炼,降低隐性失血。颈椎手术不输血常态化,腰椎单阶段融合手术出血量控制在150ml左右。普通全膝关节及单髁关节置换不备血,“零输血”,并西北最早开展了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

骨病创伤科护士长张格林、吴玮表示,让患者“少流血、早走路”,“减少用血只是起点,最终目标是让患者更快恢复功能”。团队将ERAS理念融入全流程:术前2小时允许饮用清饮料,维持代谢稳定;多模式镇痛减少应激反应;术后6小时鼓励下床活动,结合营养支持加速体能恢复。目前,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至3-5天,术后30天再入院率大幅下降。

张纯主任指出,骨病创伤科已启动“无血手术”标准化流程建设,计划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向基层推广。“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减少输血,更要让每位患者享受到精准医疗带来的获益。”

从“血流成河”到“精准无血”,骨病创伤科手术的进化史折射出现代医学对生命敬畏的升华。当技术突破与人文关怀交织,患者收获的不仅是更安全的手术,更是一份有温度的治疗体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