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近日,皮肤病院收治多例因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皮肤异常症状患者,经过科室医护精心治疗和护理,现病情均有所好转。
一女性患者, 59岁,因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高热、咽痛等不适,自行服用布洛芬,1周后出现面部、躯干、双上肢弥漫性红斑, 面部肿胀明显,双下肢大片紫红色瘀斑,于当地医院治疗数日,效果不佳,当地医生推荐患者来我院皮肤科进行诊断和治疗。患者从外地转入时,皮肤科大部分医护正处于新冠感染高峰期,每天都会有新的医护人员出现发热,早上交班时咳嗽声声。人员不足情况下,在三线、二线和护士长带领下,部分医护人员忍受着全身疼痛不适,对于重症患者应收尽收。
患者入院检查患者全身弥漫性红斑,面部肿胀,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48×109/L,肝酶、胆红素明显升高,白蛋白降低,依据发病前用药史,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ESS)诊断明确。患者入院时积极予以抗炎、保肝降酶等对症支持治疗,次日复查血常规,检验科报危急值,血小板降至1×109/L,三系及白蛋白均有进一步降低趋势,同时患者出现精神不佳,面部肿胀明显,双下肢紫红色瘀斑明显增多、扩大。急请血液科及重症医学科会诊后建议告病危,预防颅脑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建议予以血小板、丙球输注及TPO治疗,完善骨穿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我科耿松梅主任查房根据患者病情快速变化,考虑患者血小板降低与新冠感染及药物过敏反应相关,果断建议激素加量。确定诊断和方案后,主管医生张燕飞密切监测病情,预防出血风险,并及时向二线董颖颖副主任医师, 三线曾维惠教授汇报病情变化。医护密切配合,经过1周治疗,患者血小板逐渐上升至正常,白蛋白、三系细胞、血红蛋白、肝酶、胆红素等多项异常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全身皮损明显好转消退。
新冠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在服用退烧药和止疼药后会出现药物过敏反应,个别患者病情危重,本例患者诊断超敏综合征,属于重症药疹中一种,治疗困难,如治疗不及时,内科系列损伤会危及患者生命。在特殊时期皮肤病院医护人员勇于担当,不惧困难,以科学严谨态度尽最大努力解决患者病痛,转危为安,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