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2025年5月13日中午,核医学科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如期召开。本次会议围绕“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舆情风险防控”两大主题展开,通过支部书记屈伟主任的专题党课和郑龙副主任的案例警示教育,推动支部党员深化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深学细悟:全面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
屈伟主任以《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为题,为全体党员讲授了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他首先带领大家系统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制度内涵,逐条阐释了“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接待”等核心条款。屈伟主任特别强调了实施细则中的量化标准,如“严禁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公务接待陪餐人数不得超过来客人数”等,要求全体党员必须严格遵守,令行禁止。
为了加深大家对制度的理解,屈伟主任结合医疗行业特点,提出了“三个聚焦”的实践要求:一是聚焦形式主义整治,杜绝“为调研而调研”的走秀式调研,提倡深入基层、解决问题的实质性调研;二是聚焦廉洁风险防控,规范学术会议赞助管理,防止利益输送;三是聚焦作风效能提升,推行“首问负责制”,优化患者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在谈到执行保障时,屈伟主任系统讲解了“四项机制”:一是组织领导机制,明确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教育宣传机制,通过“三会一课”常态化学习,开展“廉洁文化微视频”创作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三是监督检查机制,设立“作风建设监督员”,每季度开展专项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四是责任追究机制,对违规行为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追究领导责任,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屈伟主任在党课中指出:“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高压线’更是‘护身符’。全体党员要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让纪律意识成为行动自觉。比如实施细则明确要求‘会议费综合定额标准内报销’,这既规范了管理,也保护了干部。我们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以案为鉴:构建舆情防控全链条管理体系
郑龙副主任在警示教育中,以“某医院大夫术后饮用葡萄糖水事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舆情发酵的路径和危害。他回忆道:“2021年,一段记录外科医生连续手术8小时后饮用葡萄糖水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争议。部分网友质疑‘葡萄糖费用是否转嫁患者’,尽管院方次日即公布监控视频并出具费用清单,证明葡萄糖由科室成本承担,但事件仍造成医院网络舆情指数激增300%,科室诊疗秩序受影响长达一周。这个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舆情风险无处不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针对科室宣传工作实际,郑龙副主任提出了“三审三校”的强化措施:一是建立宣传内容分级审核制,一般性科普稿件由科室宣传员初审、科室副主任复审,涉及医疗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宣传的内容,须经科室党支部书记、主任终审,确保宣传内容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二是制作《宣传内容审核登记表》,详细记录审核时间、审核人、修改意见,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做到责任到人;三是开展舆情应对模拟演练,每季度组织一次“舆情应对模拟战”,设置“患者投诉”“网络谣言”等场景,检验团队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提高应对舆情危机的实战水平。
郑龙副主任强调:“在自媒体时代,一条朋友圈、一条微博都可能引发舆情风暴。全体党员要树牢‘宣传无小事’的理念,既要当好业务能手,也要成为舆情防控的‘哨兵’。我们要从源头管控宣传内容,加强过程留痕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共同维护科室和医院的良好形象。”
此次组织生活会通过“理论灌输+案例剖析”的立体化教育模式,使支部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强化了底线思维,为构建清正廉洁、和谐有序的医疗环境注入了红色动能。全体党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把纪律意识转化为服务患者的具体行动,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核医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