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让“西迁精神”代代传承——内科教研室与消化内科党支部参观交大西迁历史纪念馆

时间:2018-05-23   作者:安苗 郭晓燕   责编:赵文颉     来源:     阅读:

2018年5月18日下午,阳光明媚,交大二附院内科教研室与消化内科党支部在郭晓燕书记的带领下,怀着激动的心情,集体参观了西安交通大学“硕果酬壮志,群星曜苍穹----教学科研获奖成果展”和”西迁历史纪念馆”。 支部老党员、耄耋老人罗金燕教授当天未能赶到,第二天自己专程前往西迁纪念馆参观学习,并在支部微信群中分享观后感,大家深受感动和鼓舞。

图片2.png

大家首先来到交大博物馆,参观”硕果酬壮志,群星曜苍穹-----教学科研获奖成果展”。看到交大理、工、医、文、经、管等取得的教学及科研成果,许多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了解到我们许多研究成果已位于国际领先之列,并因此增强了我国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展现了交大“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作为西安交大人,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

图片1.png

随后我们去参观”西迁历史纪念馆”,首先进入交大溯源馆,通过迁校时保存在档案馆里极其珍贵的清代明国文献与实物,了解了1896年建校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交大的发展概况,领略了交大兴学强国、崇德尚实的学风与"起点高、要求严、基础厚、重实践"的优良办学传统。

图片3.png

图片4.png

穿过溯源馆,大家来到了西迁馆,在西迁馆中,大家一起回顾上世纪五十年代交大人从上海来到西安,扎根西部建设、艰苦创业的拼搏历程,回顾交大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业、无怨无悔"的如歌岁月。一张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一页页泛黄残缺的文件,还有饱经沧桑的“交通大学”校牌,仿佛把交大迁校、建设、发展的峥嵘岁月在我们重新放映,大家仔细聆听,认真观看,铭记于心。

年近80的龚均老教授,是支部的老党员,也是我们交大的西迁二代,他少年时随交大工作的父母西迁至西安,是西安交大兴建、强大、飞跃的见证者,作为西迁子弟,看到当年熟悉的实景实物,龚教授无比激动,他说:“我跟随父辈由上海西迁西安的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每每想起,都心潮澎湃,情绪激昂。”他希望党员们都能认真学习领会西迁精神,将西迁精神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

图片5.png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之后,大家围坐在一起,感慨畅谈。回想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通大学史维祥等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的重要指示,再亲临现场感受着激昂的爱国深情与奋斗热血的历史画卷,支部党员们感触颇深,纷纷表示要将新时代赋予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担当起来,作为西安交大的一分子,我们应将“西迁”这一段历史牢记于心,“西迁精神”已经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独有的气质与节操,我们不仅要刻苦钻研业务,精于医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更要将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要珍惜老一辈交大人为我们创造的学习环境和幸福生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以高昂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意识,追求卓越进取,为早日实现“双一流”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