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由我院肿瘤内科承办的食管癌院际交流会隆重召开,会议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鲁智豪教授发表了名为《食管癌的基础、临床与科研转化的融合发展与未来》专题报告。本次大会邀请了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等省内头部医院专研食管癌领域的知名中青年专家,就食管癌的临床前沿诊疗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进展以及转化融合和未来发展等层面,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会议由我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尹晓然教授主持,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雷杰教授开场致辞。尹晓然教授强调了院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性,期望通过本次会议加强与国内以及省内肿瘤领域头部医院多学科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食管癌诊疗的持续发展。雷杰教授在致辞中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未来食管癌诊疗领域的科研发展与临床转化充满期待。他希望本次会议能够通过交流临床经验,探索前沿技术,碰撞思维火花,成为积极促进并加强我省与全国食管癌领域专家同道协作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盛宴。

在“学术繁荣”讲座环节,鲁智豪教授就《晚期食管癌精准治疗进展和思考》展开了精彩汇报。他指出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长期免疫治疗获益面临严峻挑战,尽管已有系列临床试验拓展针对免疫耐药探索更有利的治疗策略,但仍需加强耐药机制的深入探索。其中,基于多组学的肿瘤微环境研究以及新药新组合的探索,将有望破解耐药难题,并对食管癌精准诊疗的发展做出启示,进一步助力临床转化应用。

在"开拓进取"与"集思广益"两个篇章中,众多领域专家汇聚一堂,展开了深入的专题分享。本会议邀请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内二区主任全建峰教授、陕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李量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阮之平教授担任大会各环节主持,几位肿瘤领域的省内知名专家对鲁教授的汇报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陕西省肿瘤医院的徐瑞教授以《多学科诊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和价值》为题,深入阐述了MDT多学科协作在制定围手术期食管癌治疗方案中的核心作用,凸显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院肿瘤内科惠文涛教授以《食管癌围手术期进阶之路》为题,分享了她在食管癌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个人见解,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思考角度。陕西省人民医院的朱建飞教授,通过其关于《食管鳞癌的“微转移”模式浅谈PT分期面临的挑战》的演讲,提出了对食管癌分期与治疗的新视角。他新颖的观点引发了与会者对“微转移”现象在食管癌分期中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讨论环节,我院中医科副主任安鹏教授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在食管癌精准治疗中的潜力,强调了中医在个体化治疗中的独特价值。我院胸外科刘士源教授强调了确定最佳免疫治疗标志物的重要性,并呼吁对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的筛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参与讨论的内科、外科、放疗专业以及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诊疗领域的专家,围绕食管癌的精准诊疗策略从多学科协作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多个维度畅所欲言,分享了各自的理念和思考。

在《食管癌的基础与科研转化之研创未来》全场讨论环节,由尹晓然教授主持,雷杰教授引领全场专家与特邀专家鲁智豪教授在基础、临床以及转化层面展开交流互动。肿瘤内科的青年医师也纷纷积极发言,热情参与讨论。黄蓝萱博士对NTRK-2抑制剂的相关研究兴趣浓厚,提出了逆转免疫耐药的机制与猜想。青年医师付小岚提出将肿瘤物理微环境的探索研究转化应用于破解免疫耐药的问题。肿瘤内科副护士长张欣代表护理团队,分享了通过医护协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医护患一体”模式,并阐述了患者教育和支持系统在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性。鲁教授知无不言,阐述了自己的专业见解,并且分享了发表顶刊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他对食管癌精准诊疗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兴趣与追求,以激励青年一代在临床以及科研领域砥砺奋进。整个讨论环节洋溢着浓厚的医学学术氛围和科学的探索精神。专家们的交流不仅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更为食管癌精准诊疗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

大会结束之际,我院副院长郭卉教授及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雷杰教授作了大会总结及未来展望。他们表示,希望能够借助本次论坛搭建的平台,增长专业理论知识、拓宽科研视野、为食管癌医疗事业的发展带来宝贵经验、先进理念、先进技术。未来希望大家可以延续院级交流,协同协作开展前沿的基础、临床以及转化研究。“以人民健康至上,以人民生命至上”的理念,造福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