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常言道:“能吃是福”。然而,3岁的哲哲(化名)今天吃了一块甑糕之后却出现了吞咽时胸部疼痛不适,哭闹不止。家长察觉不对,立刻带孩子来到交大二院小儿外科就诊。
原来,哲哲在吃甑糕的同时,不小心将其中的枣核吞入。经检查,两头尖尖的枣核正好卡在了孩子的食管中央。情况危急,因为尖锐的枣核随时有可能对消化道造成粘膜损伤甚至穿孔。小儿外科柳乾龙医师立即完善术前检查,联系手术室麻醉科打开绿色通道,为哲哲安排急诊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在李鹏教授指导下,小儿外科刘瑶医师在胃镜下准确定位食管上段的异物,十分钟后,长约2cm的“罪魁祸首”——枣核从食管中取出,手术过程十分顺利。
近年来,交大二院小儿外科时常遇到各类消化道异物患儿前来就诊,有的误吞硬币卡在胃里,有的误食磁力珠最后导致消化道穿孔,有的误食玻璃弹珠,有的误食纽扣电池,误食各种“核”后卡在消化道的患儿更是层穷不出。在此,医生也提醒广大宝爸宝妈,一定要看好小朋友,尤其是“什么都往嘴里放”的低龄幼儿。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儿童误吞异物是一种突发事件,家长、看护者往往会措手不及。那么,如果出现儿童误吞异物,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1.什么是消化道异物?
消化道异物指被误吞的难以消化且未及时排出而滞留消化道的各种有形物体。多发生于6月龄至6岁的儿童。主要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面对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且缺乏安全意识,常常是拿到东西就往嘴里放。比如玻璃弹珠、硬币、纽扣、首饰、磁力珠、微型电池、别针、塑料盖、笔帽、枣核甚至玻璃等等,但他们非常容易将这些东西误吞而造成食管、气管异物。
2.消化道异物严重吗?有什么危害?
食管异物可使局部食管黏膜损伤,小的异物仅造成食管黏膜的擦伤或形成小的限局性血肿及糜烂,较大而尖锐的异物则可刺破食管、胃、肠道全层,甚至造成消化道穿孔、纵膈感染、腹腔感染等。如穿透食管壁,累及主动脉壁,可发生主动脉食管瘘,甚至引起致命性大出血而死亡。
3.常见的消化道异物有哪些?
4.怎么判断孩子是否吞食异物?
第1、如果孩子自述误吞异物或家长目击儿童有异物吞入,且异物尚未排出,不论是否出现症状均可认为儿童吞食异物。
第2、如果儿童不能够准确表达,家长也没有目击异物吞入的话,主要通过儿童的症状来判断:不明原因的刺激性咳嗽、异物感、咽喉部疼痛等呼吸系统症状或吞咽困难、恶心、呕吐、流涎、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时,应警惕存在误吞异物的可能。
5.发现孩子吞食异物,我该怎么办?
第一、明确或怀疑儿童误吞了异物,尚未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窒息缺氧的表现,先稳定情绪,应立即停止进饮进食。请家长牢记:网传的“进食馒头或饭团、催吐、导泄”等方法都是错误的!不仅不能将异物排除,更危险的是,可能导致异物嵌顿或划伤消化道,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的难度。
第二、如发生紫绀,缺氧症状,家长需紧急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第三、对于明确误吞了纽扣电池的儿童,建议早期( 1~ 2h 内) 少量多次喂食蜂蜜,但不应因喂食蜂蜜而延迟就诊。
第四、选准科室,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我院儿童消化道异物推荐小儿外科。
第五、家长尽量向医生准确的描述异物的形状、性质、大小;若有误吞的相同或者同类物品,建议一同携带。
第六、遵循专科医生的意见完善检查,判断异物的位置、个数、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并给予进一步处理。绝大多数消化道异物可以通过喉镜、胃肠镜的方式取出,一旦异物跑出了内镜的“力量范围”则需要外科手术。
6.平常我应该怎么预防孩子误吞异物?
1、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平时教导儿童勿将物品放入口中;儿童进食时,勿逗笑或呵斥孩子;玩耍或哭闹时,勿用食物诱哄孩子。
2、选择合适的食物:家长在给儿童制作食物的过程中避免将鱼刺、碎骨片和果核等混入食物,同时教导儿童充分咀嚼后再下咽。
3、高危物品妥善保管:硬币、纽扣电池、缝线针、棉棒或牙签等;尽量选择体积较大、无锐角、无磁性的玩具,拒绝危险性玩具,如磁力珠、水养球等。婴幼儿玩玩具时,成人全程监护,勿走神;幼儿衣物宜简单舒适,不让奇异的饰品引其好奇、撕扯。
4、特殊儿童应更加悉心看护:对于有精神或智力障碍及异食癖的儿童应注意看管,早期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