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3月28日,骨二科成功为一例复杂胸腰椎椎管狭窄病人在全麻下经脊柱导航机器人辅助下行胸椎椎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在李浩鹏主任的指导下,李锋涛副主任医师、王放副研究员和王瑞博士借助机器人术前规划与术中辅助,快速高效完成了该手术,目前患者已下地活动。
患者为一25岁小伙子,5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麻木,伴有腰痛和右下肢无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并给予微创介入治疗,但效果不佳。剧烈的疼痛和下肢的无力感使他辗转反侧,夜不能眠,不得已之下又二次进行微创胶原酶注射治疗,这次手术下来症状更加重了,走路不稳,摇摇晃晃,而且疼痛没有任何减轻。这次在多方打听之下,选择了交大二院脊柱外科。
李锋涛副主任医师在接诊患者后,立即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查体,发现患者不仅存在上述症状,腹股沟区及股前区都有感觉减退的表现,觉得不仅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针对性进行胸椎排查,发现患者还存在严重的胸椎椎管狭窄表现。详查文献后,发现这是一例相对少见的跳跃性(非连续)多节段胸腰椎椎间盘退变 (“skipped” level nonconsecutivedisc degeneration, SLDD)疾病。
下一步的治疗策略令有着丰富脊柱手术经验的李浩鹏主任和李锋涛教授团队犯了难:胸椎椎管严重狭窄,前方的椎间盘及后方韧带前后夹击,椎管的侵占率达到了90%以上,手术操作稍有不慎非死即瘫;腰椎经过之前两次手术治疗,局部解剖结构早已变得面目全非,而且胶原酶注射后局部瘢痕黏连严重,神经损伤风险陡然提升。面对着年轻小伙子的殷切期待,李浩鹏主任最终决定运用智能化的手段,在导航机器人的辅助下,采用直观定位技术进行置钉减压,使手术更精准、更便捷、更安全。
术前,李锋涛教授团队将采集患者的三维CT数据并将其导入到机器人术前规划系统中,机器人工程师与其配合确定穿刺位置、角度、深度等信息,制定出适合患者本人的个性化手术方案并在术中由机器人予以实施。相较于之前脊柱手术置钉需要反复X线透视来确定螺钉位置,脊柱机器人导航可实现脊柱精确定位,提高置钉的准确性,降低误伤神经、血管的风险,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当日,李浩鹏主任,李锋涛副主任医师、王放副研究员和王瑞博士在导航机器人的辅助下,轻松完成原先脊柱手术中风险巨大的椎体植钉过程,随后的椎管减压及神经根松解等步骤一气呵成,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术中投射次数,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导航机器人的使用使得脊柱外科的手术向着更加精准化、数字化迈进。导航机器人辅助下的手术更加简洁快速高效,术中透视少,手术时间大幅缩短,创伤小,软组织损伤小,下地早,后遗症少,可以满足患者微创和更早下地快速康复的要求。李锋涛副主任医师介绍,“导航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脊柱外科微创手术及复杂疑难手术,如脊柱镜下融合术、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术、脊柱畸形矫形术及寰枢椎手术中,是精准外科时代为患者带来的福音。”
此次导航机器人辅助下的复杂脊柱手术的开展,标志着骨二科在李浩鹏主任的带领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骨科诊疗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的研究及应用。将丰富的骨科临床经验与导航系统技术深度融合,克服了医生“眼”和“手”的生理极限,显著提升高危手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