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半月板撕裂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时间:2024-11-25   作者:   责编:运动医学科     来源:     阅读:

为达到令人满意的康复治疗效果,患者应清晰的认识自身情况,从而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生保证实施康复计划顺利实施。

在使用本计划指导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完全部内容,并经医生许可后再予执行。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应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主进行,以免发生危险。

6.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或练习后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半月板体部、前、后角损伤缝合术后6周内患肢皆不负重且术后1周内不进行屈曲练习,4周内被动屈曲练习在0-90度内,4周内不进行主动屈曲练习。


保护期——术后1天至4周

(一)术后当天及术后1天

术后即刻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予以直夹板固定;

麻醉消退后,开始尝试:

1.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5分/组,1组/小时。(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3.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 要求同上,大于500次/每日

(二)术后2天

1.开始尝试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10次/组,2—3组/日

2.开始各方向抬腿练习,30次/组,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

3.术后1周继续并加强上述力量练习;

(三)术后2-4周

1.继续并加强上述力量练习;

2.开始“踢皮筋”练习,以加强腿部力量。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组连续进行,2-3次/日。

3.每周被动屈膝角度增加10°左右(一周60°、二周70°、三周80°、四周90°)

(四)术后4周

1.强化力量练习;

2.被动屈膝至90°;

3.开始主动屈膝;

4.开始练习旋转小腿,范围至刚刚自然停止为止;

5.开始部分负重,负荷大约为体重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恢复负重期——术后5-7周

此期不得过多行走,否则极易引发关节肿胀和积液,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

1.术后6周,患肢负重逐渐增加,术后8周可完全负重;

负重及平衡练习:

①保护下双足分离,在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逐渐过渡至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分/次,2-3次/日。

②双足前后分离,移动重心,逐渐过渡至单腿完全负重站立。

2.术后5-7周,继续进行膝关节被动屈曲练习,每周10度进展,但被动活动角度维持在120°;

3.屈伸膝0-30°力量练习,30次/组,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

4.屈膝30°半蹲:2分/次,休息5秒,连续10次为1组,2-3次/日。

恢复活动期——术后8周至8周后

1. 术后8周患肢可完全负重;

2. 术后8周可被动屈膝超过120°,并可自行主动膝关节活动练习;

3.  可开始“勾腿”练习。以加强大腿后群肌力。应静力练习,屈至无痛角度保持10—15秒,10次/组,4组/日。

可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20次/组,4组/日。

5.  固定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10-20分/次,2次/日。

6.  运动员术后三个月可以开始专项运动基本技术动作的训练。但必须循序渐进!

※ 必要时可戴护膝保护,但只主张在剧烈运动时使用。

恢复运动期——3个月后

目的: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

1.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2.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

3.通过测试,患腱肌力达健侧85%以上,运动中无痛,无明显肿胀,则可完全恢复运动。


备注

一·屈曲膝关节的练习方法

以下方法按照自身屈曲角度,任选适用的方法,每天1-2次,力求角度有所增长即可。练习过程中或练习后如有特殊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练习过程中不得伸直休息,反复屈伸,否则将影响半月板的愈合,且极易造成肿胀。

1.坐(或仰卧)位垂腿(适用于0-95°范围)

坐于躺于床边,膝以下悬于床外。保护下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至极限处保护10分钟。必要时可于踝关节处加负荷。

2.仰卧垂腿(适用于100°以上范围)

仰卧于床上,大腿垂直于床面(双手抱腿以固定),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 必要时可于踝关节处加负荷(负荷不应过大,否则肌肉不能放松,即无效果)。要求同上。见附录1—图9。

3.坐位“顶墙”(适用于90-105°范围)

坐椅上,患侧足尖顶墙或固定,缓慢向前移动身体以增大屈膝角度,感疼痛后保持不动,数分钟后疼痛消失或降低,再向前移动,至极限。

4.坐位抱膝(适用于100°以上范围)

坐在床上,双手抱住脚踝,使脚跟缓慢接近臀部,术后第三周开始。开始前测量脚跟与臀部间距离,利用6-8周时间抱至与健侧腿角度相同。此练习应循序渐进,切忌盲目冒进或畏痛不前。

5.俯卧屈膝(适用于110°以上范围)

俯卧位(脸向下趴于床上),双腿自然伸展,自行握患腿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可用长毛巾或宽带子系于脚腕处,以便于牵拉)。或由他人帮助,但绝对禁止暴力推拿

二·伸直膝关节的练习方法

术前存在伸展受限的(腿不能完全伸直)患者,应选用以下方法加强练习。练习中肌肉及后关节的牵拉感及轻微疼痛为正常,不可收缩肌肉对抗,应完全放松,否则将会无效。

练习中采用负荷的重量不宜过大,应使患膝敢于放松,持续至30分钟至极限,有明显牵拉感为宜。练习过程中不得中途休息,否则将影响效果。

1.坐位伸膝(术后早期3-4周内)

坐位,足垫高,于膝关节以上处加重物。完全放松肌肉,保持30分钟。30分/次,1—2次/日。

2.俯卧悬吊(术后中后期4周后,或伸直角度明显受限的)

俯卧,膝以下悬于床外,踝关节处加重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