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网站 >> 超声医学科>> 健康知识科普 >>正文

健康知识科普

川崎病的诊断

作者:刘保民 赵晓兰
浏览次数: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综合症,该病于1967年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首次报告,故称之为川崎病。

该病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男多于女,以秋冬季节高发,主要临床表现有持续不断发热,各型皮疹,颈部浅表淋巴肿大,口唇发红、糜烂、草莓舌,眼结膜充血。手足末端硬性水肿伴后期摸样脱皮等。除以上症状外,其最主要危害在于对心血管的损害,尤其以冠状动脉病变为突出。在疾病早期,超声心动图可表现为冠脉管壁增厚,回声增强,内膜毛糙欠光滑。若出现以上改变,结合临床可及早诊断川崎病,随病程进展,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严重者可形成冠脉瘤。此阶段一般在病后1020天,故此时行心脏超声重复检查对明确有无川崎病冠脉损害价值最大。进入疾病恢复期,绝大多数扩张的冠脉可恢复正常,仅少数可遗留冠脉瘤永久性损害或形成狭窄性病变,并可因此导致心肌供血不良。此阶段超声心动图对冠脉瘤仍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但对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作用受到限制,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做心脏超声,筛选可疑病例,对可疑狭窄病变患儿做负荷超声以了解有无心脏负荷增加情况下,出现缺血改变,对出现缺血改变患儿,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程度、性质等,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我院自1984年以来已检测川崎病患儿近800余例,在川崎病的诊断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赵晓兰、裘佩春两位老教授的带领下,进行超声诊断川崎病心血管损害的系列研究,根据kato等冠脉造影结果,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提出了川崎病冠脉损害的诊断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同行专家的普遍认可和采纳。该系列研究获省、市、及省教委科技进步奖共4项。目前我院又成立了川崎病超声诊断中心,以扎实辛勤的工作继续为川崎病的防治做积极的贡献。


相关医生: 相关科室: 超声医学科

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