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概况 >> 历史沿革 > 正文
历史沿革

西安交大医学及二附院院史连载(二)

发轫京师 奠基西北 西安交大医学的百年传承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三  烽火涅槃

 

国立西安临时大学于1937年11月1日正式开学。万事开头难,尤其战乱之中,西安临时大学在筹建之初即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首先是经费。9月,教育部函商中英庚款董事会同意拨款50万元(法币)分别与长沙、西安临时大学作开办费,同时,教育部停止给北平天津未转移的各学校拨发经费,改发给内迁的两所临时大学。由于战局险恶危急,战时各类经费十分紧张,教育经费自然难获保障,加之原有的图书仪器设备大部分均以事变骤起,仓卒不及准备未能运出,遭到日军的焚毁和破坏,余之在日军的严密阻拦下也难以随迁,如图书资料几乎片纸无法带出,教材教具非常匮乏,购置也较困难。由于消息闭塞,加之日军对南下教育文化界人士检查和阻拦,随迁和陆续到达的师资教员尚不足以开讲所有之课程。西安临时大学校分三处办学,没有像样的教室和实验室,也没有图书馆,更没有体育场所,完全处于一种战时流亡教育的状况。

办学虽为艰难,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非常注重教学质量,尽量使战时教育不致邃失平时教育模型。师生们也不忘教学为抗战服务,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如课程各系学生可互选、定期由教授或请社会名流大家举办学术讲演,到社会企业考察、调研矿产资源,积极学习抗战与国防特殊知识与技术,教学气氛比较活跃和多样化。医学院缺少实验室和标本,师生则组织组织医疗服务队,在为民众诊病中实习。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西安临时大学由医学院和师范学院历史系组织了两个大学生抗日宣传队,分赴陕南进行抗日宣传。医学院由药理学教授徐佐夏、妇产科教授副王同观作为领队,率30余名师生的抗日宣传队到汉中、褒城、沔县等地,徒步千里,组织民众集会,举办中小学生和公务员训练班,宣讲抗日救亡道理,揭露日军侵略暴行,宣传防空、防毒气知识,并为群众看病,受到沿途民众和当地政府机构的热烈欢迎和鼎力支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汉中各界并赠送抗战宣传队锦旗表示钦佩。

1938年3月,日军进逼山西风陵渡,陕西门户潼关告急,日机开始对西安进行轰炸。为策划安全防备,3月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命令西安临时大学向汉中撤退。西安临时大学一方面派人员等到汉中寻觅校舍,成立准备迁移委员会并通过迁移规程草案,一方面向教育部交涉或能留在西安不撤退。由于当时国军胡宗南部,陕甘鄂警备司令祝绍周部,西北军孙蔚如部等都在汉中驻防,加之政府和有关单位机构多向汉中转移,使得汉中房源非常紧张。经过对附近几县实地勘察,西安临时大学只得将学校在城固、沔县(今勉县)、南郑(今汉中汉台区)3县分6个地方分别安置,本部及文理学院设城固县城内,工学院设龙头镇七星寺和古路坝,农学院设沔县,医学院设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南郑城内。

3月16日,日军对西安实施大规模的猛烈轰炸,西安局面极度危险。19日,西安临时大学不得已开始撤离西安,按照事先拟定的《全体学生由西安至汉中行军办法》,全校学生按军事编制编为一个大队,三个中队辖若干个区队,其中设有警卫组、医疗组、膳食组等,由医学院医生和高年级学生组成医务组,由助教兼校医刘新民担任组长,高年级学生陈向志、刘锡衡、李光新、郭仓等担任组员,分为内科班、外科班,沿途负责救护教师学生。3月16日,一场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高校大迁徙开始了,西安临时大学全体师生先乘火车到达宝鸡,然后按计划分队沿川陕公路徒步行军,学生每人背包一个,草鞋两双,行李及图书仪器设备等辎重雇佣民工骡车,涉渭河、越秦岭、渡柴关,历时12天,跋涉250多公里。31日,大队师生首先抵达汉中褒城,集中后各学院按事先安排的各处先后前往安置。4月20日,医学院院长吴祥凤因病辞职,西安临时大学决定由皮肤病学教授蹇先器暂代医学院院长之职。

在中国军民顽强的抵抗下,日本帝国主义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抗日战争之长期化、持久化局面已是不容置疑。1938年4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了《平津沪地区专科以上学校整理方案》,据此教育部发布电令:将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决定:“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及国立北洋工学院,现为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起见,拟令该校逐渐向西北陕甘一带移布,并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院系仍旧….。”4月10日,西安临时大学校名自即日起奉部令改为西北联合大学。在长沙临时大学此时在战火中也被迫转移到云南,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此时,西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北联大)已不是一个以收容流亡学生为主要目过渡性的临时大学,而是为长期抗战培训各种人才和保证文化教育在内地得以持续发展而组建的西北高等教育基地。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及国立北洋工学院三所大学由平津迁徙到西北,由临时到联合,再融合、独立的办校形式,开始了长达八年艰苦曲折、坚韧不折的创办高等教育的历程,开拓促进了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

四  联大之殇

 

汉中处于秦岭山脉和巴山之间,关隘险固,汉江逶迤其间,或称鱼米富庶之乡。但毕竟属于封闭型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地区,交通比较闭塞。抗战爆发之后,大批军队、机关、学校和难民相继涌入,使得物资骤显匮乏,物价开始上扬,但办学环境还算相对稳定。

国立西安临时大学迁移汉中后改组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体制仍沿袭前制,不设院长,由校务委员会议、常委会议商决校务。常委仍为原三校校长徐诵明、李蒸、李书田担任,教育部特派员换为胡庶华。西北联大开始着手制定和完善一整套严格正规的学校各类章程、组织和办事程序,如建立导师委员会、仪器设备委员会、学校建筑设备委员会、警卫委员会等机构,制定课程标准、学生管理办法等,并基本被分立后各校所沿袭。医学院更名为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始借汉中联立中学(今汉中中学西侧汉南书院)部分校舍为学生教室,后租赁附近中学巷九号的陕西省银行为院部。一年级在城固古路坝西北联大校本部上课。为解决和保障学生临床实习,医学院借在汉台旁的南郑卫生院三十余间房屋作为附属诊所和练习生训练班用址,同时又与迁汉中的洛阳军分区医院联系以其并为实习基地。西北联大校务委员会将国立西北联大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仍照常按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对待,通过多个决议支持医学教育,如医学院附属诊所和练习生训练班的开办费,自1937年11月起由教育部拨给原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常费用下应领数额拨给, 9月、10月应领未领之款待年度决算有余额时即尽先拨付。医学院前期后期及学生实习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开始步入了正常教学秩序,附属诊所开诊后每日病人都在百人以上。

5月2日,西北联大在汉中举行开学典礼。初期的教师医生主要由北平大学医学院随迁来的教授讲师助教及学生毕业留校所担任。有公共卫生学教授严镜清、法医学教授林几、药理学教授徐佐夏、生理学教授陈作纪、病理学教授毛鸿志、解剖学教授王顾宁、内科学教授陈礼节、李宝田、贾淑荣、外科学教授董克恩、翟之英、刘锡衡,妇产科学教授王同观、徐幼慧,皮花科学教授蹇先器、儿科学教授颜守民、隋式棠、厉僪华,眼科学教授陈学穆、刘新民,还有从其他医学院聘来的教授,如外科学教授王景槐、耳鼻喉学科教授杨其昌等。

1939年春,随着日本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和全面扩大,日军飞机对汉中的轰炸也日渐频繁,医疗教学工作无法进行,为保证教师学生生命安全,西北联大命医学院迁离城区转移到农村,经蹇先器院长亲历考察,决定暂迁汉中东十余里沿汉江的马家庙、黄家坡、文家庙一带,院部迁马家庙,附属诊所及进入临床课程的四、五年级学生转移至黄家坡文家庙,附属诊所改为重伤医院,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以文家庙祠堂为院址,儿科教授颜守民任院长,5月29日迁移,31日即开学开诊。

但为时不长又起风波,首先,三校之间以及校领导与教育部的政策管理矛盾开始凸显出来。 1938年7月,教育部长陈立夫连发训令,将西北联大工学院(原北洋工学院和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改组为国立西北农学院,即遭到师生联名反对改组分立,要求维护西北联大组织完整。

1939年初,由于徐诵明等与教育部在法商学院院长的聘任、法商学院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禁止商学系学生学俄文以及反对解聘沈志远、曹靖华、韩幽桐等十余名教授等问题上发生较大矛盾,并导致学潮。原北平大学校长、西北联大常委徐诵明以“包容共党”罪名辞职离校,原北平大学的40余名教师跟随先后离校,教学秩序受到很的大冲击。医学院许多人包括院长蹇先器、法医学教授林几、病理学教授严镜清、内科教授陈礼节、眼科副教授刘新民、儿科助教厉僪华、妇科助教徐幼慧等先后跟随离院。

1939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再次改组西北联大,由文、理、法商三学院组建国立西北大学,原北平师范大学独立为西北师范学院,医学院独立设置为国立西北医学院,各校实行校院长负责制,西北联大自此解体、五校分立,但在汉中的八年里仍以合作办校形式继续其抗战救国、复兴民族文化的教育事业。蹇先器辞职离院后,由药理学教授徐佐夏接任独立后的国立西北医学院院长。

西北联大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其名称存在时间很短,但它对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影响和精神传承至今犹存,它把当时先进科学的办学模式和各校的优良传统引入西北教育体系,当时制定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至今在分立后的各校仍有遗存,其校训“公诚勤朴”精髓在各校校训中犹存。平津各高校虽饱受摧残,被迫飘零内迁,但他们仍聚合了平津地区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滋养西北,虽散化为一个个独立发展的院校,却塑起西北地区一个个现代学科,与当地初萌散在的现代教育事业结合。历经曲折发展,奠定了陕西地区至今在全国仍居前列、极具优势的高等教育的结构框架,形成了西北文、理、工、农、医、师范等门类较为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至今仍保持国内教育重镇之地位。尤其是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的内迁,大批知名教授人才的到来,兴医执教,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莘莘学子慕名集聚,桃李成材,对大西北的现代医学高等教育和医学科学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和开创性的贡献,至今仍使西北的现代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在国内保持在前列。

关于西北医学院与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的传承关系,中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现代方志学创始人黎锦熙教授在1944年撰写的西北联大校史说:“今西大奉部令虽已满五载,然固当溯及民国二十七年(1938)之西北联合大学,而联大又即二十六年(1937)之西安临时大学,临大又即四十年之历史之平津国立三校院组合而成者也”,在叙述医学院历史时说:“清光绪二十九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医学实业馆,次年改为医学馆,民国元年改创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简称医专。十三年并为国立北平大学之医学院”,“联大临大医学院皆承平大之旧,不分系。二十八年(1938)联大改西大,部令独立设置,改称西北医学院”。另据1942年国立西北医学院回函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为该处编撰《中华年志》所提供的西北医学院概况中说:“本院创于民国元年,地址设于北平之后孙公园,名曰国立北京医科专门学校,民国十一年奉令改为大学,名曰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民国十五年复更名为京师大学医科,民国十七年,奉令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民国二十六年九月,北平沦陷,本院奉令撤退至陕西之西安,奉部令合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三院校,组成西安临时大学。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奉令迁移南郑,更名为西北联合大学,文、理、法、商、教育等院分设于城固,本院设于南郑城,旋复移至郊外之马家坝,据城约十余华里,附属医院则设于黄家坡之文家庙,据本院约三里许,去城可八里。至民国二十八年八月,奉令改组,本院改为独立学院,始称今名——国立西北医学院。”

(未完待续)

 


作者:刘铨 买秋霞